来源:中国石油新闻中心
从经济角度看2008年,我国虽然遭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,但也取得好成绩,那就是首次完成节能减排年度目标。
根据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披露的数据,2008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比2007年下降4.59%,化学需氧量、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4.42%和5.95%。特别是后两项指标显示,我们用一年时间完成整个“十一五”10%减排目标的一半任务。
今年的两会,关于节能减排的讨论依然热烈。“保证节能减排任务落到实处,靠的还是扎实有效的工作和政府的坚定决心。”人大代表、广东省环保局副局长陈敏说。钢铁、水泥等耗能大户进一步减少,去年仅广东就淘汰落后水泥产能2500万吨,关停和淘汰落后钢铁产能550万吨,创历史纪录。人大代表、河南煤业化工集团董事长陈雪枫表示:“政府对违规企业加大了处罚力度。”
虽然有多方面原因,但去年我国首次完成单位GDP能耗年度目标,金融危机这一因素不能忽视。陈敏表示,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是一个因素。而我国能源审计领域著名专家孟昭利则向记者表示,去年能够完成单位GDP能耗目标主要是因为GDP增速本身下降。受金融危机影响,去年我国GDP增速仅为9%,与2006年的11.9%、2007年的11.4%相比降幅较大。
“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继续存在,对于节能减排来说反而是有利的。”孟昭利认为。在节能减排领域,中国近3年累计实现单位GDP能耗下降10.08%,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累计减少6.61%和8.95%,接下来两年的节能减排任务依然相当繁重。特别是单位GDP能耗要降低5%左右,还需要不断冲刺。
孟昭利说:“过去出口对于GDP的贡献率占到一半,等于我们有一半的资源、能源和劳动力是贡献给外国的。现在出口减少了,特别是高耗能、污染重、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量减少了,这从能源利用的角度看反而更好了。”
最近几年我国为了使能源消耗降低,污染状况改善,大力进行结构调整,对许多高耗能重污染项目严格审批,关闭小火电等,产生比较明显的效果,使重工业发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减缓。从钢铁业来看,过去10年间钢铁厂年产量多是在300万吨左右,而近两年结构调整后年产量普遍在3000万吨左右。产业的集中和整合,也使得能源利用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。毫无疑问,金融危机也催生淘汰和整合的机会,而这对我国来说,是深入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一个难得机会。
全国人大代表、北京市发改委主任张工表示,对于以服务型产业为主导,第三产业占到经济结构73%的北京来说,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是“利大于弊”,有利于加速推动第三产业发展,加快产业升级。
抓住有利时机,冲刺节能减排目标,不仅能够完成“十一五”目标的短期任务,更有助于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。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,今年我国将继续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工作。突出抓好工业、交通、建筑三大领域节能,继续推进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建设,并开展全民节能减排行动。
不过有一些代表也表示,最近由于各级政府将应对金融危机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,大力保增长、促就业,反而出现放松节能减排工作的情况。专家指出,这是因为受金融危机影响,企业的投入动力在减少,因此今年节能减排的压力很大。
当前经济形势下,最需要防范的就是少数地方和部门将经济增长和节能减排“对立”起来。陈敏代表这样支招:“保增长过程中应继续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。同时,可以加快推动节能减排产业自身的发展,以此带动经济的发展。” |